閱讀SASB 的文件讀到一個全新的概念,就是社會經營許可(Social license to operate, SLO) 。
這是什麼東西呢? 社會經營許可證(SLO)是指員工、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大眾對公司或行業標準,對商業慣例和操作程序的持續接受並給予許可。 (上面的字就是每個字都看得懂,組合卻看不懂)
我直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:台塑集團在六輕設廠的時候,於1994年7月正式動工,1998年開始營運。除了六輕之外,台塑集團亦在該廠周圍興建與石化相關的數座工廠,統稱為「六輕計劃」。台塑集團也曾承諾六輕會帶動雲林的工作機會,以及會在麥寮附近有醫院以及其他建設。或許在經濟發展的背景當地民眾及政府很快就給了台塑集團所謂的”社會經營許可”,不論是創造當地經濟或環境衝擊等項目,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基礎下,大家漸接受這樣的商業模式發展。
但是隨著教育水準的提升以及環境成本的累積,對當地民眾似乎默默地產生影響,在幾次工安事件爆發後,漸漸有外部的利害關係人關注這個工廠的商業模式與當地的關係,而相關的抗議活動也漸起。對於台塑集團而言,這樣的反應無疑對他們的社會經營許可產生很大的影響,甚至在企業的經營上會產生潛在風險。
回過頭來談談,這個權利的特點:
隨著時間的推移,隨著公司行為與經營所在的社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建立信任,社會經營許可證的創建和維護是緩慢的。
為了保護和建立社會許可證,鼓勵企業先做正確的事情,然後被視為做正確的事情。
社會經營許可往往是無形的資產,但如同品牌一樣,也會形成長期的護城河。
因此,對於企業以及所在的社會更應該珍惜且維護這樣的”社會經營許可”。